新周刊:徐医附院:引领淮海经济区癌痛规范化治疗
发布时间:2013-03-08 00:00:00
浏览量:0
![]() (2013年3月8日 5版) 2013年2月27日,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培训推进会在南京召开,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处金培生代表医院向参加会议的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主任300余人做了创建工作交流报告。 2012年11月20日,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经验交流会在杭州举行。全国范围内的67家医院成为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徐医附院以全国第五、江苏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这标志着徐医附院癌痛规范治疗走在了全国前列,对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癌痛规范化治疗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治疗示范病房” 徐医附院:引领淮海经济区癌痛规范化治疗 几近满分通过国家级现场考核 晚期癌症病人难以忍受的是疼痛。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患者不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癌痛止痛原则。1990年,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全国癌痛专题研讨会,把癌痛三阶梯止痛方案推向全国。 徐医附院肿瘤科王红兵主任说:“但现状依然不尽如人意,目前国内对癌痛的治疗仍不够规范,许多病人还在疼痛中煎熬,可以说目前大陆癌痛规范化治疗还刚刚起步,徐医附院是起步比较早的。”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表明,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疼痛,50%的疼痛为中度至重度,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 为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2011年3月,卫生部启动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徐医附院以肿瘤科、疼痛科、药剂科、医务处、护理部、麻醉科等科室为依托,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2011年12月,徐医附院接受了江苏省卫生厅的现场审核验收,得分全省第一。全国67个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江苏省有3家,另外两家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肿瘤医院。徐医附院既是江苏省内南京之外唯一的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也是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 “江苏是2011年7月启动创建工作的,2011年12月27日验收,总分是100+20,我们徐医附院的得分99+20,几乎满分,全省成绩第一。得分前5名的医院被保送参加国家级考核,2012年7月底,卫生部6位专家现场验收,得分是97.5+19.5,又是近乎满分,名列全国第五”,王红兵主任自豪地说:“后来卫生部专门开会表彰在创建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医院,徐医附院有幸受到了表彰。” 癌痛患者不必谈“吗啡”色变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癌症患者有450万,每年新发病人18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高达140万。吗啡是缓解癌痛的主要治疗药物,但许多病人及其家属对“吗啡”非常恐惧,认为镇痛药就是毒药,宁可让家人在痛苦中挣扎也拒绝止痛治疗。据了解,我国吗啡年消耗量为253公斤,人均消耗量只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耗量的1/3,是发达国家的1/170。 “癌痛患者不必谈‘吗啡’色变,”王红兵主任介绍:“以中国和美国相比较,美国的人口是中国的零头,而对吗啡的应用数量,中国是美国的零头。” 王红兵主任介绍,1991年、1994年和1999年,我国三次修改了阿片类药物的处方管理规定,“我国药典中已补充癌症患者使用吗啡不受极量限制的条款。患者和家属以为吗啡会成瘾,国内外研究资料都已否认了这一看法,吗啡在正常人中应用可以导致成瘾,但对于癌痛患者,强烈的疼痛本身就能起到很好的成瘾阻断作用,大可不必担心。” 疼痛致使病人吃不下睡不好,情绪低落,还会引发孤独、焦虑、恐惧和绝望,进而可能导致肿瘤复发。其实,癌痛治疗与癌症治疗是不冲突的。“越早治疗,对癌痛效果越好”,王红兵主任强调。 不少人以为只要癌症病人用上了止痛药物,就说明已进入癌症的“终末期”,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三阶梯用药”。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不影响睡眠的第一阶梯,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疼痛影响食欲和睡眠时,在第一阶梯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第二阶梯止痛药;当癌痛剧烈、难以忍受,使用第三阶梯药物,如吗啡片等。 让癌症“不再疼痛”,让患者有尊严 目前,癌症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然而,多数地区癌痛治疗却处于普及阶段,一些癌症患者在治疗时不按规定吃止痛药,一些医护人员忽视疼痛治疗,给癌症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王红兵主任介绍:“有一次,我到本市一家三级医院会诊,医生问我,杜冷丁一个小时打一次,止痛效果仍不好,怎么办?其实对慢性的疼痛,是不能打杜冷丁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癌痛诊疗现状还存在相当的不规范。” “卫生部提出近3年在全国创建150个‘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其中三级医院100个,二级医院50个”,王红兵主任说:“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癌症‘不再疼痛’,让患者有尊严,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为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带来福音,这不但让病人受益,也使医生的工作更有意义。” 就在3月4日记者采访的时候,恰巧有外地医院联系王红兵主任要来参观、学习。 “刚刚是连云港的一家医院,他们下午就到,明天还有医院要来,现在已经有30多家医院来过了。而在苏北5市,参加创建活动的医院,大多数我都去现场指导过”,王红兵主任说:“卫生部要求走在全国前列的医院要发挥带动辐射作用。江苏提出癌痛规范化治疗要走在全国前列。我们是江苏的第一,无偿奉献上自己的经验是应该的,都是为了让患者更快更好地减少痛苦。” 徐医附院是淮海经济区的医疗龙头,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其癌痛诊疗依托科室为肿瘤中心和疼痛科,其中肿瘤中心是苏北地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肿瘤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疼痛科是我市首个疼痛专科,在肿瘤诊疗、疼痛诊疗方面,徐医附院在本地区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徐医附院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切实发挥了区域龙头作用,进一步带动了我市癌痛规范化治疗整体水平。 重点推介:徐医附院肿瘤科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1992年医院成立“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1997年肿瘤学硕士点获准,成为当时江苏省唯一的肿瘤学硕士点;2008年徐医附院成立肿瘤治疗中心,下辖肿瘤科、放疗科、立体定向科、肿瘤介入微创治疗科、肿瘤生物治疗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具有500张床位;2009年徐医附院肿瘤中心成为苏北地区唯一一家江苏省肿瘤临床重点专科。 肿瘤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现有床位160张,形成了规模较大、在淮海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肿瘤专科;目前拥有在编医生16位、专业护士27位,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医生的比例达50 %以上;技术力量雄厚、人才优势明显,目前肿瘤科年出院病人5000人次,床位使用率100 %以上。 特色技术: 1、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2、CIK、DC细胞生物治疗;3、各种化疗、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基因检测;4、慢性癌痛规范化治疗等。 专家名片: 王红兵,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徐州医学院肿瘤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3年。擅长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特别是对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食管癌、卵巢癌等肿瘤的化疗。注重化疗副作用的处理,以及肝癌、慢性癌痛的姑息性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