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文:我的半年援疆工作
发布时间:2011-08-16 00:00:00
浏览量:0
根据江苏省委组织部安排,由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精心选派,我与孙东博士、程言博博士成为第七批援疆干部到伊犁州奎屯医院挂职锻炼。作为三人医疗组组长,自2010年12月援疆以来,本人积极履行职责,按照援疆工作的具体要求,依据“组织纪律强、适应能力强、吃苦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工作能力强”的“五强”干部要求,在上级组织部门及伊犁州奎屯医院党委及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无论是在锻炼自己,提高境界,丰富阅历,还是发挥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大收获,较好地完成了援疆工作各项任务。
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我一直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当做提高自己能力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自身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并注意把理论学习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做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援疆干部勤奋好学和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我一直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当做提高自己能力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自身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并注意把理论学习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做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援疆干部勤奋好学和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到医院工作以后,工作面拓宽了,分管的工作涉及面广了,特别是参与领导班子决策,理性思维能力、宏观驾驭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学习和思考,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认识到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体会到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从而增强了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和把握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常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艰苦,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的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的硬的干部。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尽职尽责。根据伊犁州奎屯医院党委的分工,我任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药事,协助分管内科系统各科室、科研教学等工作,负责全院的病案质控及今年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负责与派出单位的对口联络,通过努力,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起色。通过对我院医疗发展情况及医院现状的深入调研,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和思路。对所分管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理清思路,抓好落实。诚信做人,用心做事,工作中能尽职尽责,做好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加强与医院领导、医院同事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内科系统业务工作:由我们三人组成的援疆医疗小组深入临床一线,积极参加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及救治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小组成员每人各负责一项课题,共开展新项目5个。程言博博士开展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及脑脊液蛋白电泳检查,填补了北疆地区空白,已确诊并成功救治了多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孙东博士自带肾穿包,开展了首例肾穿刺活检,填补了北疆地区空白,同时传授透析患者长期置管技术,填补了医院空白。我本人开展的单人结肠镜操作法,填补了北疆地区空白;同时开展了内镜下粘膜注射EMR、钛夹止血、内镜下染色等项目;开展了我院首例行内镜直视下类癌切除术并获得了成功。一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42岁女性患者,因并发尿毒症,长期透析维持治疗,本次因下消化道大量出血住院,入院后静脉使用进口生长抑素同时合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并靠大量输血维持生命,入院第八天,仍出血不止,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水肿,血压下降,生命垂危,我得知情况后,与孙东博士会诊,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本次治疗效果差等特点,我认为,病人出血可能为狼疮性大肠溃疡累及血管所致,如果等待狼疮活动指标化验结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建议立即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但既往无此类经验,查阅专业书籍也未提及具体治疗方法。如果用大剂量冲击疗法风险很大,可能加重病情和诱发其他并发症,但时间就是生命,我亲自找病人家属谈话,在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医嘱立即执行,第二天出血即停止,一周后病人平安出院。事后在网上查阅此类病例,目前仅有6例报道,也是全疆首例。
为了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我与孙东博士制订了长期的业务讲座计划,中级职称以上医生都必须备课、讲课,增浓了科室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科室整体业务水平。为防止计划中断,建立了科室业务讲座台帐,定期进行检查。我协助分管的科教工作,今年也有可喜的收获,为我院争取到了10个市级课题,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我还将自己的一个课题转让给了下级医生,并指导他们去做。
医院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卫生部文件要求,我院重新调整了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明确了职责。定期召开会议,有关药事的重大事宜在会上讨论审议。认真贯彻执行药事法规,贯彻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物价和社保政策,在上级检查中获得好评。对药品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干预。重视临床药学工作,选派两名优秀药师去内地医院进修学习,并取得卫生部颁发的专职临床药师资格,回来后积极开展合理用药考核工作,在《北疆晨报》健康门诊和奎屯广播电台做有关合理用药的科普宣传。支持药学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有两项课题获得伊犁州科技成果,其中一项获得了奎屯市2009-201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明确职责。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制订了我院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教育培训。对2010年和今年上半年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指标,将抗菌药物的控制指标逐一落实到各科室并与科室签订了抗菌药物责任状。对我院现有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删减性价比差、存在安全隐患的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根据文件要求我院抗菌药物品种确定为50种。
病案质控工作:在来疆之前,医院病例为机打病历,我在业务查房中发现,病历内涵不足,黏贴现象严重,给医院留下了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后,立即打报告向院领导汇报,在院领导授权下,亲抓病案质量,废除机打改为手写,以确保病案质量和病历书写及时性,在通过明查暗访、找科主任及部分医生谈话等多种方法督促下,全院病历质量明显提高,病历书写及时性达到99%以上,得到了院领导的认可,也获得了绝大多数同事的认同。
积极与派出单位联系,为奎屯医院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借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平台,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管理及技术人才的交流、考察、互访活动。医院派2批共19人次进行了为期10天的现场跟班交流活动,大家都表示这种交流活动受益匪浅;抽调4名医护人员骨干去徐医进行1―3个月的短期培训。我们经常与徐医附院通过电话进行疑难病历的交流讨论,有时将病理切片带回徐医进行确诊。
积极开展扶贫帮困。与开干齐乡梧桐树村的哈那提别克结成帮扶对象,经常走访,电话联系,精神上给予鼓励,经济上进行资助,积极开展下乡为农牧民义诊并送药下乡活动。神经内科一年轻护士的家人患重病,家境十分困难。得知此事后,我们三人不仅自己伸出了援助之手,还发动科室同事一起开展捐助活动。
主要认识和体会。作为州医院援疆工作组的组长,我深深体会到援疆工作离不开伊犁州卫生系统各级党政创造的优良环境。在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得到了医院党委和各级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传帮带,他们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关心周到,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为我们做好援疆工作提供了条件。援疆工作更离不开徐医附院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各级领导的慰问走访,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资金、项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鼎力支持是我们做好援疆工作的坚强后盾。
来到州医院以后,援疆干部的角色、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地体会到了基层同事的甘苦,思想感情和工作作风都发生了变化。逐渐改变了工作作风,以医院为家,从早到晚,我经常在医院病房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艰苦磨炼,在实践中逐步增长了才干。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大部分时间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对基层的了解、对西部大开发实践的了解。为在更高要求上完成援疆工作任务和将来回派出单位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半年的工作,我们已完全融入了州医院,也学到了许多专业以外的东西,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
在援疆的半年里,虽然竭尽所能,做了一些工作,但离组织的要求、群众的企盼还有差距,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工作中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有信心把援疆工作做好,我们将尽我们一切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