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冬病夏治通知
发布时间:2011-06-10 00:00:00
分享到:
冬病夏治
1、定义: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提高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顽疾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中医理论中的八钢辩证理论、经络理论、天人相应理论都是此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
2、治疗方法:分中药外治调养(包括穴位贴敷、艾灸按摩、药浴等)和中药内服调养(包括食疗、调补中药内服、中药膏方调养)两种。增强体质,提高御寒抗病能力是冬病夏治的实质。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是目的。由于体质各异,病情不同,对证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3、适应症:易感人群、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的阻塞性肺气肿等。还有感受寒凉后的胃疼、胃胀、腹痛、腹泻,以及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痛、冻疮等都是冬病夏治的适应人群。
4、禁忌症:患者有皮肤溃疡、全身皮疹、慢性荨麻疹、感冒发烧、严重的感染、支气管扩张咯血、活动性肺结核、肺部肿瘤、阳亢性高血压、燥热性糖尿病、严重心脏病,孕妇,以及平时口干舌燥、喜食冷饮者均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特别是穴位贴药和艾灸。
5、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之品,穴位贴敷者禁食发物:公鸡、羊肉、狗肉、驴肉、海产品、香菜、韭菜等。
2)治疗期间尽可能呆在没有使用冷气的空间里,让全身的阳气尽可能疏达肌表。特别是穴位贴敷期间,一定不要呆在有冷气的地方,让穴位尽可能打开,便于药物的渗入,防止冷气的侵袭。
3)穴位贴敷者:10岁以下贴2小时,成人贴4小时。去掉药物后,有的被贴穴位处会起水泡,大者可用无菌针头将水放出,碘伏涂抹防感染即可。
6、特别提醒:
1)2011年穴位贴敷时间:7月14、24日,8月3、13日,共四次。
2)预约时间:6月20日起。
3)地点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针灸科,门诊南二楼西头
4)联系方式:85802246,18905209572
小儿冬病夏治外治法
冬病夏治外治法是在炎热的三伏天将具有辛温发散、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药物贴敷在相关的穴位上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反复生病或用药会导致阴损或阳损,形成正气虚弱之体。这种小儿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寒冷刺激。《黄帝内经》云:“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正气的重要。
小儿受凉后经常出现咳嗽、憋喘、腹泻等症状,现代医学常采用抗炎、对症处理等治疗方法,但患儿的反复发作令医生和家长烦恼不已。因此未病先防至关重要。
我院中医针灸科对这种受凉后易患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的体弱小儿,在三伏天的特定时间内,将感冒灸、哮喘灸或腹泻灸贴敷在相关的穴位上2~4小时,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有效提高患儿的内在正气,即抵抗力,从而有效的减少疾病发作的次数,缩短发作的时间,减轻病情,最终减少药物对患儿的毒害,减少疾病对患儿的折磨!此疗法不仅为一绿色疗法,而且应用广泛,可用于各年龄段的小儿,特别适用于1到3岁的小儿,值得推广。
特别提醒:
1)2011年穴位贴敷时间:7月14、24日,8月3、13日,共四次。
2)预约时间:6月20日起。
3)地点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针灸科,门诊南二楼西头
4)联系方式:85802246,18905209572
冬病夏治气管炎、哮喘
冬病夏治,从字面上讲: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现在多特指: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的时机,在人体背胸部相关的俞穴上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中药,以达到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从而治疗各型气管炎、哮喘及易感人群,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及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中医学又称为“三伏灸疗法”、“天灸”。此治疗方法强调三点:1、时间:三伏天;2、方法:在穴位上进行中药外敷;3、适应症:各型气管炎、哮喘及易感人群等。
NO.1、时间:三伏天,理由,A、夏季三伏气候最为炎热,阳气蒸腾最为明显,是祛除寒疾顽痰的的最有利的天时。B、炎热夏季人的汗毛孔开张最为明显,微循环最畅通,易于药物渗透吸收,是外治最有利的地利。C、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三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二日都是与天干相应的庚辛日,与中医五脏学说中的肺金相对应,是治疗肺系疾病即气管炎、哮喘、易感人群的最有利的人和。因此时间上选三伏天。
NO.2、方法:穴位敷药。
1)、穴位:是人体气血输注于体表的孔穴,具有反映疾病、治疗疾病的双重功能。我科选用背部具有特定疗效的定喘穴,肺脏的背俞穴,久病顽疾易停留的隐蔽穴---膏肓(病入膏肓),还有与气相关的气会膻中,肺经入脏的穴位中府等。这些穴位都是依据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与发展转归等,精心挑选得出来的,是疗效得以保证的针灸学基础。
1)、穴位:是人体气血输注于体表的孔穴,具有反映疾病、治疗疾病的双重功能。我科选用背部具有特定疗效的定喘穴,肺脏的背俞穴,久病顽疾易停留的隐蔽穴---膏肓(病入膏肓),还有与气相关的气会膻中,肺经入脏的穴位中府等。这些穴位都是依据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与发展转归等,精心挑选得出来的,是疗效得以保证的针灸学基础。
2)、 所选药物为20余种名贵中草药,是经过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挑选出来的。具有辛温逐痰,芳香走窜,通经活络,止咳平喘,祛除顽疾的作用。根据病人的体质、发病特点、年龄,分别配成寒证方、热证方、儿童方。
3)、 穴位药物准备好后,用姜汁将药物调和好外敷于穴位上,保留2~4小时取掉。这是依托于中医的中药外治疗法。
NO.3、适应症:各型气管炎、哮喘及每遇寒凉就感冒的易感人群。治疗前当排除肺系疾病中的肺结核、肺癌等不适宜病症,这也是提前预约的一种重要原因。
NO.4、疗程:三伏天内每10天贴一次,因中伏天数有10天和20天的不同,每年有3次或4次之分,连贴3年。病重者多贴1年,每年出伏时加强1次。
提前预约的原因:1)、排除不适宜的病症;2)、配制药物需要时间,先烘干碾末,再紫外线消毒,装瓶密封备用。若配制数量不够,会影响病人的治疗。3)治疗时间,上午女性和儿童,下午男性。4)个别需配合中药汤剂内服。
冬病夏治治疗病症延伸:三伏天的第三天、第四天治疗寒湿性痹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痛,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等。第九、第十天治疗消化系统中属于虚寒证的胃疼、胃胀、腹泻等。
地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门诊二楼中医针灸科。
咨询电话:85802246,18905209572。
预约时间:6月20日-7月12日(周六、周日休息)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