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致信感谢刘玲、朱亚男等全体医护人员
感 谢 信
在徐医附院住院27天,解除了两大病患,一是困扰长达20多年经常复发的肠炎,二是新发现的结肠多发息肉。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感受到的都是好,是爱心,是责任感,是心存感激!
一谢刘玲医师高尚的医德,检查彻底。我这次肠炎复发,是因为在南京开会,之后又陪老伴自费登黄山,欣赏美景,住在宾馆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发的,回到家后,在社区医院拿药吃了两个星期仍不见好转,才来附院就医。检查那天,走进肠镜室,是一位高高的女医师给做的肠镜检查。开始很顺道,感觉到插镜前进很顺当,再前进怎么也过不去,而且显示出许多泡泡,医师说,去卫生间蹲一下回来后继续做,可还是很难通过。护士也帮我摆姿势,侧卧,平躺,双手把肚皮提起来按压,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还是很难通过。这时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就说:“医师,太为难你们了,不做了吧。”医师说:“不行,一定要做到位,检查彻底。”又继续做。功夫不负有责任心的人,终于做通了。明确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多发息肉。建议:内镜下治疗,我深为医生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医德感动。本来是检查肠炎,却新发现了息肉,真的是幸运,后来,从报告上知道这位医生叫刘玲,那位护士至今也不知道姓名。如果每一位医师都有这种对待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多好!
二谢朱亚男医师技术精湛,手到病除。说句大话,已年已古稀的人,又爱感悟天地之理,早已有:“参透名利小自在,参透生死大自在。”的认识境界。但是,还不到那个时候,心里仍有深深地怯意。当天,走进手术室见是朱亚男医师,我说:“是您做吗?”“是”,“好”,朱医师是我住院的主治医师,她话语不多,但精明干练,躺下,摆姿势,进镜,注意是动作干脆到位,与护士紧密配合,很快完成了手术。查清了肠炎的状况,摘除了肠息肉。我轻松地走出手术室,心里一片阳光。
三谢护士们优质护理服务,待患者如亲人,每天上午护士长王颖 “早上好”把患者带入新一天的疗程。护士们来到患者身边询问情况,有问题需要帮助实感亲切。治疗肠炎需要灌肠,灌肠液要有一定的温度,液量也不能太多,不然不耐受,很快排除起不到治疗效果。护士毛倩调制好药液,在实施灌肠时,一连声的告诉我:“哪里不舒服,先告诉我,告诉我”。嘱咐声中充满着关心。他们都是女孩子,虽然职业所在,但心里直觉的不好意思,真是感动他们!患者有问题就会呼叫,我看到实习生小朱琳就对他说:“看到你们,就像看到自己家的小孩一样亲切、可爱。如果我呼叫的时候有个应答多好啊,”从那以后,他们听到呼声更是有的应声有答:‘唉,来了”。清脆,温柔的回声,使患者不再心急,不再连声呼叫,随后就有一朵粉红色的彩云飘到床前,换药,拔针处理问题。挂水的患者,对每一次换药都有一个疑问,是什么药?管什么的?心里虽有疑问,但是又不好开口,怕人说是啰嗦。柳护士解决了这个问题,每次换药他都主动说:“消炎的、补充能量的”。技术好只扎一次针,这是患者很喜欢的,病友来自天南地北,时间长了,大家谈天说地,有的说,他那里护士技术不好,那个老头不是他爹扎了几针都不行,拿病人当试验品。这里不然,我住院20多天,都是一次成功。但是也有一次,从扎针到拔针,针眼始终有点疼,我都忍着,没有提意见,没有提要求。事后,我观察张丹丹、蔡苗护士扎针不疼,进针角度小,就对张丹丹说,“扎针角度是否越小越好,不能大于15度”,她说:“你知道我们书里是怎么写的吗?”“不知道”,“5度”,哦,这也许是扎针不疼的秘密之一吧。病友及家属议论,最能关心到你的是老伴,最好的地方是家里,这里温馨如家。护士们每次给患者打针,换药,送药。。。。。虽然不是什么丰功伟绩,却都是患者一点一滴的爱。
感谢您,徐医附院的好医生好护士。
感谢您,救死扶伤的人们。
患者:张部
2015年7月16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