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岁至八十岁,30多位钢琴志愿者在徐医附院接续奏响人文乐章
9月10日,上午十点,徐医附院鲲鹏路院区门诊大厅的钢琴准时响起,一曲《茉莉花》回荡在门诊大厅,往来就诊的病人和家属,不时驻足倾听,拿起手机拍下这动人的场景,弹奏志愿者是一位70岁的退休老人,他说:“徐医附院的医务人员大多都是老师,我在医院住过院,看过主任们带学生,今天是教师节,就向医生、护士老师们表示祝贺!”
自公益钢琴摆在鲲鹏路院区门诊大厅以来,这里成为温暖与感动交汇的场所。30多名钢琴演奏志愿者怀着艺术热情和人文情怀,以琴音抚慰心灵,传递关怀。他们中既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职工,也有朝气蓬勃的琴行学子,还有特意前来为母亲弹奏的患者女儿。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温暖而和谐的志愿乐章。
熙熙攘攘的门诊大厅中,悠扬的琴声常常引得匆匆来往的患者驻足聆听。志愿者指尖流淌的旋律,仿佛轻轻诉说着病痛随风而散、美好如约而至的祝愿。年过六旬的退休职工姜先生和李先生,虽已华发频生,却精神矍铄。他们弹奏的《我和我的祖国》《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曲目,引发不少候诊患者的轻声附和。他们感慨:“退休后还能以一技之长为社会尽一份力,内心感到特别充实。”65岁的退休职工李先生,专程从安徽芜湖自驾200余公里,连续在医院演奏三天。
徐州善艺琴行的学生们也利用假期踊跃加入志愿行列。他们年纪虽轻,却技艺娴熟、情感真挚,《卡农》《梦中的婚礼》等中外名曲在他们的演绎下,为医院注入了一份青春的活力与希望。而其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患者家属刘女士。在陪伴母亲就诊期间,她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以一曲《萱草花》表达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祈愿。“音乐是一种陪伴,更是一种疗愈。希望通过琴声,让妈妈和所有正在经历病痛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些温暖和力量。”刘女士这样说道。
门诊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的钢琴志愿者不仅人数创下新高,人员构成也更加丰富。从青少年到银发长者,从专业琴童到患者家属,每个人都在用音乐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让医院不再仅仅是医疗场所,更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空间。”
据悉,自医院推出钢琴志愿者项目以来,累计参与志愿者服务已突破百人次,年龄跨度从十余岁至八十余岁,真正体现了“志愿无龄界”的动人理念。琴声所至,焦虑得以舒缓,情绪得到安抚,医患关系也在这一曲曲温馨乐章中愈发融洽。在此,医院诚挚欢迎更多拥有音乐特长和奉献精神的人士加入志愿者行列,用你们的琴声,为医院带来更多温暖与希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