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肺癌单病种质控规范化诊疗全国巡讲暨徐州市肿瘤质控大会
为响应国家癌症防治行动号召,进一步提升区域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2025年8月10日,在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也专业组的指导下,由徐州市肿瘤质控中心、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2025年肺癌单病种质控规范化诊疗全国巡讲暨徐州市肿瘤质控大会”在徐州召开。会议汇聚了多省市肿瘤防治领域权威专家,聚焦肺癌单病种质控的核心议题,共商提升区域肺癌诊疗同质化水平的关键路径。
徐州市肿瘤质控中心主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正祥教授在开幕致辞中用一组沉甸甸的数据揭示了肺癌防治的严峻形势,肺癌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头号癌症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数据显示,我国年新发肺癌病例高达106.0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0%;死亡病例73.33万例,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28.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地区承受着更为沉重的负担,42.3%的新发病例和34.6%的死亡病例来自农村。他强调,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推动肺癌诊疗的同质化、规范化刻不容缓,这也是本次会议的核心目标。
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行群处长指出,癌症防治已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核心任务。《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设定: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需提升至46.6%。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正着力构建“单病种、多学科”质控新模式,持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质控组织体系”并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大数据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肺癌作为“双首位”的恶性肿瘤,其防治成效对全局至关重要。开展肺癌单病种质控具有特殊而深远的紧迫性。坚信在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的指导下,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江苏省肿瘤质控中心主任、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教授做了题为《江苏省肿瘤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工作部署》的专题报告,介绍江苏省肿瘤质控中心正持续加强省级标准建设,核心任务是确保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肺癌单病种质控指标在江苏落地生根。“我们的愿景是,让所有江苏的肺癌患者都能享受到与国家最高标准接轨的诊疗服务,真正实现‘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的终极目标。”他分析了质控工作进入“深水区”面临的挑战:数据壁垒、理念差异等,江苏正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培训+调研”的赋能方式替代简单的“督查评比”,旨在更有效地提升基层能力与认知。
安徽省胸科医院史清明教授在《以多学科为抓手推进单病种质控及肿瘤规范化诊疗》的专题讲座中,从学科视角、患者视角、管理视角三个维度,系统论证了推行MDT的必要性。我国正通过制定发布各类MDT诊疗共识等举措,大力推动MDT的规范化运行,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各级医院MDT的开展率和规范性。展望未来,他提出应致力于构建完善的MDT服务体系,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MDT运行效率,并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单病种多学科临床路径,逐步完善并切实践行MDT规范化诊疗路径,使之成为驱动肺癌单病种质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会议为徐州市乃至苏皖鲁豫省级交界区域肺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会专家们的前沿洞见、政策解读与实践经验分享,为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指明了提升肺癌诊疗质量、缩小区域差距、服务基层百姓的清晰路径。相信在国家癌症防治战略的引领下,通过持续深化单病种质控体系建设、攻坚信息化与理念融合难题、全力推行MDT规范化诊疗模式,必将有力推动区域肺癌防治水平整体跃升,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贡献坚实的徐州力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