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健康教育医疗新闻详细

彭城晚报: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为脑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

发布时间:2013-08-15 00:00:00   
浏览量:0

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

 

为脑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

 

有为就有位。


参与国际合作,用最前沿的理念服务临床、指导临床开展工作。


优势很明显。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多项技术领跑淮海经济区。


发展有后劲。


整合力量,成立脑科医院,为脑部疾病患者提供规范的综合治疗。


环境很温馨。


“硬环境”创一流,“软环境”很有爱。


这就是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日前,记者慕名前来探访,为你全面呈现这个为淮海经济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的科室。

 

关键词:地位

 

——参与国际合作,用最前沿的理念服务临床、指导临床

 

(预?)说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的地位,我们先看看这个科室的国际合作项目。

 

据该科主任耿德勤教授介绍说,科室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包括三项:急性脑出血积极降压治疗、急性脑梗塞积极降压治疗和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长期随访研究。


对于开展这些国际合作,耿德勤主任说,不为别的,目的就是通过合作交流积累经验,服务临床、指导临床,为规范化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有例为证。耿德勤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跟踪国际上脑缺血性疾病研究的热点,指导研究生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与神经细胞死亡necroptosis的发生的关系、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格尔德霉素等脑保护作用,以及NMDA受体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连续在国际主流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5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7.6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述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在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和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完成的,体现了徐州医学院在建博过程中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促进了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优势

 

——细说科室五大特色优势

 

对于神经内科38病区的科室特色优势,耿德勤主任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脑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这其中,有两项技术特别值得一提,动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耿主任介绍说,脑血管病很多是血栓堵塞血管所致,只有尽早溶解血栓,再疏通闭塞的脑血管,及时恢复供血,才有可能挽救缺血脑组织,避免缺血脑组织的坏死。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医生对这类手术技术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


脑卒中的认知功能筛查与评估。卒中后认知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相当普遍,由于认知缺陷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比如延缓卒中患者机能康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加重残疾、失能。对脑卒中患者常规、及时认知筛查,可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目的。据介绍,徐医附院在2006年就开展此项工作,并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免疫性疾病,也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大类疾病,病因复杂,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多见于青中年妇女,容易误诊误治。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对此疾病的病因追踪、早期诊断和愈后判断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五大绝症之一。因此,此病情的及时发现和诊断对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对神经肌肉疾病的分类、诊断、基因筛查等,均有丰富经验。


神经系统的遗传病诊断。神经系统遗传病病种繁多,具有家族性和终身性特点,不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在此方面开展了基因筛查等工作,其目的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同时通过筛查,可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关键词:发展

 

——整合力量,组建成立脑科医院

 

对于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的强劲实力与未来发展,有一个消息是最好的证明。

 

据耿德勤主任透露说,下一步,徐医附院将整合各科室力量,成立脑科医院。“目前,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基本完成。”


耿德勤主任所说的“准备工作”,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具备这个综合实力。


据了解,徐医附院脑科医院将全面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康复医学科等力量,强强联手为脑部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徐医附院是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大型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这给我们脑科医院的业务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耿德勤主任说,在这些科室的配合下,医院进行多学科协作,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说到“综合治疗”,耿德勤主任说,对于脑部疾病患者尤为重要。比如说,脑卒中患者,在神经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在脑科医院,这个问题可以及时的拉直(?),多学科会诊,能给患者提供一份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

 

对于即将成立的脑科医院,耿德勤主任说,徐医附院脑科医院将打造成淮海经济区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康复等多个方面的诊治中心。


采访中,耿德勤主任介绍说,目前,他们还开通了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充分彰显脑卒中“早诊断、快治疗”的原则。


关键词:环境

 

——“硬环境”创一流,“软环境”很有爱

 

在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采访,记者注意到,刚装修完成的病区干净整洁,各项标准完全按照新大楼的标准进行,无论是办公环境,还是住院环境,均是变了样。

 

当然,这些都是硬件的条件。在“软环境”建设上,他们很有爱。


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的一个病房里,李金梅护士长带领护士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一个弯着腰给病人量体温、测血压,一个细心地帮病人修剪指甲,还有两个互相配合着给病人翻身、拍背。

 

李金梅护士长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工作看着简单,但每天周而复始,要细心加耐心才能干好。”就拿翻身和拍背来说,一个是为了防止病人长褥疮,一个是为了促进痰液排出、避免肺部感染。


记者注意到,在这里,护理工作包含了多重内容,除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护士们每天都会帮不能自理的患者洗脸,时常给患者剪指甲、刮胡子,定期为患者洗头、温水擦浴,有时候还要为老年病人清理大便。她们的付出,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在病房里,总能看见患者或家属和护士有说有笑的融洽场面。在他们心中,这些护士是如亲人般贴心的“白衣天使”。


推荐专家:

 

耿德勤 主任医师,教授,硕导。现任徐医附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内科ICU主任、附属医院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徐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神经内科专家组成员,徐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苏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卫生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亚太区神经化学会会员、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师协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变性疾病学组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徐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近10年来在省级、国家级和国外医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9篇,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15部,参与“863”计划项目和完成多项国家、省、市、院级科研课题20多项,参与急性脑出血和脑梗塞溶栓血压控制治疗的大型多中心研究国际合作项目3项。专业特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和神经症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六全天



刘永海教授、主任医师、硕导。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主要科研方向: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及移植。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和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写专著3部(副主编);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现任《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会员、徐州市康复医学会理事、徐州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库成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徐州市伤残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等。擅长脑血管病、痴呆、癫痫、眩晕、肌肉疾病、危重疑难杂症等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五全天


王敦敬 副主任医师,博士。擅长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的防治、癫痫以及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尤为擅长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师从著名神经病学家、神经免疫学专家胡学强教授,进行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和科研工作。近年参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多项。发表SCI论著以及专业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全天


葛巍 副主任医师,博士(在读)。擅长急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睡眠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参编《神经内科诊疗手册》、《临床脑电图速成指南》等专著,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3篇。

 

牟英峰 博士,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行了CADASIL家系患者致病基因突变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基因多态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突变筛查的研究。专长:神经系统疾病遗传、认知功能评估和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治疗。曾参与“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973课题子课题“帕金森病家系收集与致病基因克隆”、“原发性震颤致病基因突变检测”研究。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彭城晚报: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8病区:为脑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